火宫殿其实在解放前,一直是喊火官殿的
——李家华(2008年4月)
坡子街是以前长沙最热闹最繁华的一条街。除火宫殿外还有别的一些庙,万寿宫啊,城隍庙啊。别的庙,慢慢没了,只剩下火宫殿。火宫殿其实在解放前,一直是喊火官殿的。清朝的长沙地图,火宫殿标的都是火官殿。1938年11月26日,长沙的《观察日报》上,有一则新闻写徐特立来火宫殿宣传抗日的,报纸上写的就是“火官殿”。长沙人讲话“官”“宫”不分,什么时候改成火宫殿的,现在没人晓得。
火宫殿一开始是祭祀火神的。古人失火了,他不认为是自己用火不慎,认为是自己没去拜火神。就要杀只鸡、拿瓶酒去火神庙点几根香祭拜:你就不要把火搞到我屋里去哒,喋,我今天杀了鸡来拜你哒。
在古代,很多地方都有火神庙。到了清代。郭嵩焘、李瀚章、曾国荃等人编了本《湖南通志》,《通志》里面写到,从顺治年间起,火神从民祭改为官祭。既然是官祭,就要求各州县都要有火神庙。火神是重黎,也就是祝融。传说祝融的生日是农历六月二十三。每逢六月二十二日下午,官府就要派人去“净庙”,领队人叫“值星官”,领着这班人专为火神庙打扫卫生。打扫完卫生,还要在庙前摆个香案,摆好贡品,点然香烛,并杀只猪做净庙祭祀。然后用县府的封条把火神庙门封上,干干净净迊接二十三日大型祭祀。
长沙火宫殿是湖南最大的火神庙,其他地方各县也都建有火神庙。长沙火神庙是长沙府及所辖长沙县、善化县两级官府共同祭祀的火神庙。坡子街的火宫殿(火神庙)早在明万历五年(1577)《長沙府志》就有記载,乾隆十二年(1847)重建。到道光年间,一个叫蔡世望的外地绅商来长沙做生意,后成长沙极有名望的富商,他邀集商家对年久失修的火神庙再次重建。重建后的庙坪正中是火神庙,左边是弥陀阁,右边是财神殿。清咸丰年间,太平軍攻打长沙失败,据传长沙府官员联名上奏咸丰帝,曰,长沙寺庙多,菩萨护佑长沙,太平軍攻之不进,损兵折将落荒而逃。咸丰皇帝得此喜訉,题书“德威显赫”匾额赐长沙火神庙。
辛亥革命后,官府公祭活动停止。不过,民间祭奠活动一直延续,特别是有些做生意的,店里或家里起了火,就要到火宫殿杀猪,戏班子唱几天戏。有祭祀,有戏唱。就有人来看,有人来看就有人兜售小吃,开始是提篮小卖,后来就有了小摊,做小吃生意的,早上来,晚上回去。慢慢就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小吃市场,再由小吃市场形成游乐场所,和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城隍庙等差不多,唱戏的,说书的,唱弹词的,耍把戏的,什么都有。
清朝政府被推翻,火神庙原有的财政补贴也同时终止。为了维持火宫殿的正常运转。坡子街各大绅商组织成立火宫殿董事会。在这个董事会成立之前,是叶德辉(1864-1927)主持火宫殿。在坡子街、火宫殿做生意的,谁与谁有矛盾了,就去找叶德辉调解,他说了算数。叶德辉是个版本学家。他这个人霸道得很,本来在吏部当了个小官,但他不受管束,就回来了。他屋里很有钱,叶公和(酱园)啊,盐号啊,染号啊,他家里有几个大店铺。叶德辉因守旧反对“北伐”,又有民愤,于1927年农会打土豪劣绅时被农会枪毙了。叶德辉死后,劳九芝堂(现九芝堂前身)、余太华金号等8个大商号作为董事,一起掌管火宫殿,他们是火宫殿的老八董。“文夕大火”把坡子街和火宫殿都烧了,火宫殿只剩下乾元宫的牌坊。以前老八董店铺经“文夕大火”元气大伤,自己的店铺重建都困难,就退出了董事会。1940年,一些已恢复营业的大号商铺号召重组火宫殿董事会,由劳九芝堂、李文玉金号、余太华金号等老八董和新加入的5家商铺组成,人称新八董。
劳九芝堂和火宫殿一直很有“缘分”。火宫殿是祭祀火神的,长沙最早的救火机是1862由火宫殿出资,经劳九芝堂职员劳淑和从广州买回长沙,成立火宫殿救火会。不过这个救火会没设在火宫殿,由劳九芝堂掌管。几年后才正式交由火宫殿管理。1910年,劳家有个叫劳远葆的人,从北京警官学校毕业,学的就是消防。他毕业回来后直接掌管火宫殿救火会。他是科班出身,很会救火,当时人们称劳远葆为火神爷。哪时,长沙市方圆几里一旦发生火災,都是火宫殿救火队前往扑灭。故火宫殿有“长沙消防的摇篮”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