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庙会民间艺术
——陈先枢(2008年3月)
每逢长沙火宫殿火神庙庙会期间和春节、端午、中秋,及五一、十一等节假日,火宫殿成了百艺汇集之所。戏台上,湘剧、花鼓戏、傩戏轮流登台;茶馆里,弹词、评书、皮影、木偶竞相上场;庙坪里,剪纸、棕编、捏面人、做糖画、吹糖人各式摊位一个接着一个;舞龙、舞狮、舞鼓的队伍从庙坪一直延伸到坡子街、三王街。前来逛庙会的人山人海,既有下层市民,也有上层白领,还有不少有身份的达官贵人。不同的人群忘记了他们之间的隔阂,一时间都沉浸在传统的喜庆之中。火神庙会的民间艺术除本书已经介绍的湘剧、花鼓戏、弹词、剪纸外,还有如下十余种:
傩戏 傩戏又叫傩堂戏、端公戏、师道戏、僮子戏、地戏等。长沙火宫殿火神庙庙会上的傩戏系从湘西民间戏班引入。
傩戏一开始就有很多神秘之处,汉代以前,天子即命方相氏主持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戴面具、蒙熊皮、执礼器,口作傩傩之声。自从周天子制礼,孔子删订《礼记》,大抵一国之宰相都掌管祭礼之器,祭天地鬼神、宗庙社稷,屈原之《离骚》、《山鬼》都可视为这种祭祀的记录。而屈原本人,则可以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巫师。在文明尚处蛮荒的古代,天子所命的威仪很快就受到民众的私下模仿,其发展阶段大致有逐疫、酬神、世俗化3个步骤:一是因道教兴盛以及佛教传人,驱鬼逐疫便演变为酬神纳吉;二是主角方相氏让位于青龙、白虎及佛教中的金刚力士等;三是宗教世俗化将酬神变成了娱人。最有趣的例证便是,传统的神祗一变而为傩公傩母,再变而成为灶公、灶母。然后,乞丐也加入了傩仪的行列。至此,有着皇天威仪的傩仪就全面过渡到民间娱乐形式。傩戏在北宋已达相当的规模,但一直等到钟馗的形象在戏中出现,傩戏才真正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戏曲品格。从傩仪到傩戏,保留的是一段中国民间古老祭祀文化的活化石。
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或动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它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剪影、演唱,并配以音乐。唱腔以南北路为主。长沙皮影戏历史悠久,传说始于汉,盛于宋,但据考证,它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问(1573—1619),旧时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流行于长沙、湘潭、浏阳、望城、宁乡等地。
清光绪以前,皮影戏的影人是用牛皮镂空制作的,花纹粗糙,也无色彩,后来经过艺人的努力,改用7层皮纸做的衬壳来制作,并雕刻出各种花纹,着上色彩,同时根据故事中的影人形象,配有人物脸谱。影人一般7寸左右。
长沙皮影戏用湘剧和花鼓戏唱腔,一般为三人班,3人都具有吹打弹唱的艺术能力。演出方式有整本和散句之别。整本必加登场戏;散句必加杂戏。在街巷乡间,如某家失火,就演两本影子戏以谢火神。
整本的节目主要有《封神榜》、《水浒传》、《岳飞传》、《杨家将》等。散句的节目有《五更劝夫》、《山伯访友》、《小姑贤》、《哪吒闹海》等。艺人在演这些散句时,必加杂戏,即选取一些发生在观众中的趣闻逸事,编排成戏,插在中间演出。由于长沙皮影戏制作和演出简单,戏中内容又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因而深受城乡群众欢迎。南门里仁坡有“凤凰班”;北门头卡子有“连兴班”;黎家坡有“菊兴班”;府正街有“同兴班”,共有60多块戏牌,500多名艺人。民国初年,长沙有“天益”、“秀雅”等40个皮影戏班,400余名艺人。他们常来火神庙会献艺。已列入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浏阳皮影也曾来火宫殿演出。
木偶戏 长沙木偶戏,俗称“木脑壳戏”,起源于汉代(前206-公元220),形成于唐宋,《旧唐书·崔慎由传》中就有“长沙弄傀儡”的记载。明清至抗战时,长沙木偶戏非常盛行。火宫殿庙会时常有戏班来演出。它是一种由演员操纵木偶动作并由演员配合唱腔和伴腔进行表演的一种戏曲。长沙木偶戏主要为杖头木偶,又称举偶,用湘剧唱腔,节目多以移植学演适合木偶操作表演的戏曲剧目,生、旦、净、丑、文武场面,无一不有。其木偶形体一般约二尺左右,有三根操纵棍,艺人用棍举起木偶并操纵其运作。演出简便,花费不多,因而深受群众欢迎。民国初期,长沙成立老郎庙永定会,出了“活木脑壳戏班”。木偶戏班以“唐万和班”最为著名,曾演出《顺治操兵》等戏。
评书 评书是曾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曲艺艺术,至今仍有民间评书艺人来火宫殿茶馆,敲打惊堂木,口若悬河,为人们的枯燥生活带来欢乐。
说评书者都通晓设悬念的本领,情节紧凑,丝丝入扣,基本要素在于一个“扣子”,类似人们常说的“卖关子”。其技巧有正笔、倒笔、插笔、伏笔、补笔、惊人笔,种种艺术手段极力将情节推演到紧张激烈的巅峰,而当观众如痴如醉之时,说评书者往往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束。时或有听众舍不得离开,万般求饶再说一个段子时,评书艺人往往煞有介事:听《三国》,还是《水浒》?然后几个四方八句就把《三国》、《水浒》说完,更让人不忍离去。
中国评书是以一种类似口耳相传的古老方式存续,其特殊的语言技巧、情景设置,包含了深厚的传统语言艺术精华。一般来说,一地的评书影响了一地的说话语气、语言技巧。在传媒不发达的时期,说书人的口语由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闻名遐迩的《金瓶梅》就是在说书人的话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38年2月,《观察日报》刊载记者惕厂采写的一篇题为《火宫殿》的报道,其中提到了“说书”:“说书、相声、测字、卖艺、零食……无所不有。听完了《三国演义》后,哼着一段反二簧,便可在那里饱餐一顿,既不来手巾,也不要小账,吃喝之后,咂匕嘴儿,倒干脆得很。”据记载,长沙著名评弹艺人舒三和在火宫殿设棚,演唱《说唐》、《岳飞传》等长篇,深受欢迎。在火宫殿说书的则有号称“开口笑”的欧德林、号称“唐济公”的唐元芳和号称“廖三国”的廖夔等人。
龙舞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物,是神灵和权威的象征。作为龙的传人的长沙人民,心目中自然享有龙的崇高威望。长沙的龙舞,一般出现在重大节日、庆典和求神的活动之中。龙舞中龙的形象千姿百态,是长沙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创造的极具浪漫色彩的形象。具体说来有用布扎的“架子龙”,有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青草龙”,还有一条龙身,3只龙头的“三头喜龙”,还有“火龙”、“摆龙”、“乞丐龙”、“草龙”等等,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来历和艺术特色。长沙龙舞的舞步多为喜鹊步、扭丝、绕圆场、跑跳步等。龙舞的节目动作丰富,有“孔明推车”、“枫树盘根”、“麒麟送子”、“猛虎跳涧”等几十种。曾来火宫殿表演的雨花区洞井镇的龙舞于2007年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狮舞 和玩龙一样,舞狮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民间舞蹈。这两个舞蹈虽然没有故事情节,但都具有健美、轻快、活泼和富有特色的舞姿和音乐,反映了长沙人民的某种生活情绪。“狮”的质料上有“毛狮”、“布狮”等。从所表演的内容上看,可主要分为“灵狮”、“耍狮”、“赞狮”三类。“灵狮”的表演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象征着权威与神灵。其舞蹈动作潇洒豪放,但没有翻爬滚打之类的动作,一般只在堂屋正厅表演,且需香烛果品设置,气氛肃穆、庄严。“耍狮”,又叫竹马狮、文武狮,其表演则自由活泼,纯属娱人之舞。狮舞动作趣味性强,幽默诙谐,逗人喜爱。目前乡间的舞狮多为此种,保留节目有80余个。“赞狮”则把舞蹈和叙事结合起来,舞狮时有一人在旁伴唱,舞狮者随唱词内容而变换动作。唱词内容多为表现民间传说或反映劳动生活情趣的故事,通常表演的动作有“骆驼恋沙”、“黄龙出洞”、“檐老鼠追蚊子”等。
鼓舞 长沙火宫殿火神庙庙会多次引来湘西的苗家鼓舞。苗家的舞蹈均以乐器伴奏,因此不少舞蹈以伴奏的乐器命名,鼓舞就是其中最传统最普遍的一种。硕大的木鼓支在一个木架上,鼓心与舞者的头部同高。舞者手持两根木棒,边击边舞。腰间和手里的红绸飞旋着,成为以鼓心为轴的半圆,将其紧紧裹住。舞蹈本是一套完整、独立的动作,击鼓也是一套完整独立的动作,而这几乎不能同步的两者,被无名的舞者分解又组合成为和谐的一体,鼓是舞,舞也是鼓了。“猴儿鼓”在苗族人民中世代相传,它的表演技法变化莫测,取山中猴子灵活特点,结合武术做出各种动作,要求表演者形神兼备且干脆有力、步轻身活。打击时其形、其神无不生动逼真,妙趣横生。
棕编 长沙棕编是以棕叶编制而成的小工艺品。棕榈为常绿乔木,长沙县农村各地都有种植。民间艺人采集棕叶,编织成鸟、虫、鹤、蛇、龙、青蛙、壁虎、凤凰等各种昆虫动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被誉为“江南一绝”。因其多为鲜叶编织,易枯变形,艺人研究改进,将鲜叶进行处理,编后染漆,经久不变,色彩鲜明,形态更为逼真。棕编工艺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制作程序,一般都要经过采摘棕叶、煮叶、晾晒、打露水、收藏、选叶、润叶、编织、上漆、点睛等工序。长沙棕编曾参加德国莱比锡世界博览会,获得好评。上世纪70年代后,棕编曾一度绝迹,近年又出现在长沙街头和火宫殿火神庙庙会上。长沙棕编有文字记载的名艺人有易正文、王文定等。2007年王文定的作品参加了湖南省工艺美术展。
面塑 面塑,指用面粉或糯米粉加彩后,捏塑成各种形象的民间手工艺,俗称面人、面羊、面花、年馍、花馍、羊羔馍、花馒头等。面塑在中国流传极广,宋《梦粱录》即有把面塑用于节庆、祝寿等喜庆日子的记载。后人在汉墓中发现的残破面偶和在唐墓中发现的人俑、小猪。经过几千年的民俗传承,面塑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面塑可分为食品面塑和工艺品面塑两种。
食品面塑,主要用于岁时、仪礼等民俗节日中喜庆、祭祀、馈赠、祈祷以及装饰等方面,是一种由风俗习惯积淀而成的极富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形态。食品面塑本身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其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食品面塑,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
一般面塑,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岁时节令风俗中,面塑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人对天、地、神的祭祀与祈祷,是寄托心愿的一种表达方式。春节期间要敬神蒸供。农家妇女按当地习俗捏制成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满堂红和巧公巧母等面塑制品,以象征多福多寿,祝愿万事如意。
糖画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为原料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糖人、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这一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据考,它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褚人获《坚瓠补集》载:明俗祀神,人们即“熔就糖”,印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作为祀品,所画人物“袍笏轩昂”,俨然文臣武将,故其时戏称为“糖丞相”。后来,民间艺人又将皮影、民间剪纸等姐妹艺术的造型手法融于一体,不用印铸模具,而改为直接操小铜勺,舀糖液绘出皮影般图画,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今日的糖画艺术。
制作糖画,一般多用纯绵白糖或饴糖熬成的糖浆。糖画的关键之一就是糖的熬制。熬糖时,大约半公斤的纯绵白糖配上50克左右的水,用大火熬25分钟,边熬边搅。当糖呈稠状,用勺舀时不断条,就算熬成了。卖糖人用一个铁勺把糖汁舀起来,在一块平整、光滑的石板上,双手翻飞,糖汁或多或少地洒落在石板上,即兴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显示与众不同的能耐。待糖汁稍微降温、定型后,就用一把薄刀将糖画铲起来,交给早已急不可耐的小买主。
简单的糖画,卖糖人一气呵成,通常是蛇、鱼、仙鹤等。复杂起来,还可以制作老虎、狗熊、飞龙、飞凤一类的飞禽走兽,很受小朋友的欢迎。有的小孩把糖画翻来覆去痴痴看上大半天,也舍不得吃。
吹糖人 吹糖艺人挑着小担,前挑是柜子,有个抽屉,内装一个火炭盆,火上坐一大铁勺,勺里温着糖浆,上面蒙一层布,用时从勺内取一块用手揉捏。艺人把捏好的糖浆往模子里一搁,往里吹气,即可呈现可爱的小玩意,如玉米、公鸡、耗子等。晶莹剔透,喷上红绿颜色,又好看,又好吃。这个行当就是吹糖人。
吹糖艺人具有淳朴的民间艺术特色。艺人们能吹制“猴子偷桃”、“黄鼠狼拉鸡”、“鹬蚌相争”等各式动物及典故。“老鼠偷油”,一只老鼠,俯身向下,贪婪地盯着坛口内的香油,其垂涎欲滴的神态,不仅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而且也常让成年人驻足观看。
吹糖艺人使用的工具为小锅、木勺、木模和苇秆儿等。多以糖浆(即麦芽糖饴)和玉米糖为原料。艺人将麦芽糖放到炭炉上烘软后,以吹、捏、挤压、拉、模制(把软化的麦芽糖放在两块半片的木模内再吹、捏)等方法,制作成各种生动活泼的形象。一小勺糖浆放在艺人手中,搓成一个中空的圆形球,紧接着把口封住拉长,再把细糖管弹断,一个生动的动物艺术造型瞬间便告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