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闹市火宫殿

时间:2015-10-20

   ——苏宗润  黄志立(2000年)

   长沙市老城区中心,黄兴南路(原红牌楼)西侧有一条出东向西,通向小西门(德润门)的街道,叫坡子街。这条街大都是一些经营银行钱庄,金银首饰、名贵药材、铜锡制品的殷实户。街的腰中间,北边有一座火神庙,名曰火宫殿,又名乾元宫。清道光六年(1826) 客绅蔡世望等倡省城绅商重建。正殿为火神,左为弥陀阁,右为普慈阁(财神殿),供有神像。

   火宫殿的庙产富裕。在河西谷山冲、双眼塘、黑油沟等地共有田10余庄,田租达1600余担。房产成片。靠火宫殿一边,左起师古斋(今省商业职工医院),右止三王街口都有铺面,三王巷南北是庙办丽泽学堂(今火后街小学)的地盘,还有衣铺街、黎家坡7个门面,伍家岭(今粮食一仓库)一块地作房租收钱。20年代以前,火宫殿长期由叶德辉把持,丽泽学堂创办于19128月,也由叶德辉担任校长。1927年,叶德辉被镇压,由老八董(董事)掌管(这“八董”是:余太华金号、李文玉金号、叶公和酱园,及东协盛、西协盛、九芝堂、福芝堂、寿芝堂等药号)40年代由新八董主持(他们是詹恒大、詹彦文笔墨铺,杨正泰、扬振兴锡铺,老公和,王福鸣铜铺,阜昌参茸号,朱义新金银首饰号)。旧城西区区长程前鵷任董事长,叶德辉的儿子叶尚农任副董事长,设有秘书一人,由李仰贤担任,文书二人,跑庄的一人。下面还有打更的管伙食的勤杂、泥木工等。庙产收入后的开支用于小学、救火会、祭祀三部分。其比例为六成(小学),三成(救火会),一成(祭祀)。救火会下面设有救火队,救火队设有司号、司机各一人。

   坡子街街面上的铺路麻石厚、宽1尺多,长有4尺余,比其他街巷的麻石要厚一倍。由于神庙与官府相通,因此这条街有“官街”之称。热天。从中和街口起至三王街口止,由庙董事会搭成竹木凉棚。行人走进凉棚下,脚踏平整无缝隙的麻石路面,头上有遮荫凉棚,顿感凉爽。

   火宫殿南起坡子街,北抵火后街,西邻三王街,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长沙市内较大的庙宇,建筑雄伟。庙的屋脊上安了7(中间1个大的,两边各3个小的)用九火铜铸造的大葫芦,金光耀眼,古庙增辉。庙内装饰古朴,雕梁画栋,颇具民族风格。

   正殿有丈余高的泥塑神像一尊,两边挂有“肃静”、“回避”的木质禁牌。中间是佛殿。正殿两旁厢房,左为弥陀菩萨,右为财神菩萨神像。走廊檐上悬挂竖刻的“火宫殿”木质金字牌。檐前石阶下是庙坪,坪内栽有两棵桂花树,每年农历八月开花,香气袭人。清道光六年火神庙重建时,在前坪搭了一个戏台,面对火宫殿。背靠“乾元宫”牌坊。戏台两边的台柱上悬挂着一副楹联:

         象以虚成,具几多世态人情,好向虚中求实;

         味于苦出,看千古忠臣孝子,都从苦里回甘。

         横批:一曲薰风

   据说此联系清朝的大书法家何绍基撰写。戏台上方有“一曲薰风”横匾。台口腰圆形匾写有“静观”二字,也均为何绍基所书并盖有何的图章。

   戏台背后矗立一座雕龙画凤和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的大牌坊,面向坡子街。牌坊中门上面,为清代的书法家黄自元书的“乾元宫”三字。现在维修一新,但乾元宫三字已被火宫殿三字遮盖。据住在神庙的戴福生老人说:“你若把火宫殿三字凿掉,‘乾元宫’三字就会全显出来。”

   由于人们迷信火神,因此民国年间,长沙哪家失火,哪怕是烧了一个刷把,都要到火宫殿谢火神。正如市民说的一句迷信话,叫做“遭雷打,谢雷神,遭火烧,谢火神”。贫穷人家失火,少则点三根香,跪在火神爷面前磕几个头,以表虔诚;富豪人家失火,点盘香,烧架香,杀猪设祭,请湘戏班子唱庙戏。这恐怕就是戏台柱子上对联中所说“虚中求实”、“苦里回甘”之意吧。除了敬香谢火神的,还有那些穿长袍马褂的、穿开襟子衣的、穿大件衣的、着学装的、卸了戎装穿便装的、梳巴巴头的、放大了脚的男女老少到火宫殿求财求寿。求神保佑的人川流不息,所以火宫殿的香火十分旺盛。

   与此同时,在火宫殿前坪,各行各业的小买小卖、三教九流的人应时而至。如送水烟袋的(一种长杆水烟袋管,这边为你装烟点火,隔着桌子,你在那边可以抽烟)、卖零纸烟的;卖扯麻糖、盐茶鸡蛋、猪血、豆腐脑、牛角饺子、葱油粑粑的;还有剃头、修脚、看相算命、代写书信、说书、卖唱、摆地摊子卖假药、摆棋打把势、乞讨、耍猴把戏的,真是五花八门,龙蛇群集。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玩龙灯、六月二十三日(一说为六月二十四日)火神爷寿辰,办庙会、唱大戏,更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文夕大火”,除乾元宫牌坊外,庙宇和神像付之一炬。明朝万历五年(1577)铸造的大铁香炉,虽未毁于大火,后不知去向;九火铜铸造的大葫芦从屋脊上掉下来,尔后捡起回炉重制未成(一说被铜匠私分了),至今回忆,殊为惋惜。

1940年,在长沙市民的强烈要求下,市政当局不得不拨款再建。但只建了火宫殿庙宇,泥塑神像没有恢复,改用一块樟木厚板雕刻了“赤皇上品三炁火宫洞阳大帝南丹纪寿天尊神”的神位。

   火宫殿闻名于国内外,并非火神爷的神威。俗话说:“神灵庙主肥。”庙主因神招来了人,而绝大多数人到庙里来,主要是品尝小吃,也就肥了庙主和云集于坪里的饮食商贩。

火宫殿的小吃久负盛名,是有一段历史演变过程的。

   开始是提篮子、挑担子赶庙会卖各种各样小吃,随后形成了摊位。“文夕”大火后火宫殿救火队开救火机的徐菊生。征得董事会首先是秘书李仰贤的同意,第一个在庙坪内搭了2个棚子,开一爿小饭铺,生意做得挺活,因此,其他商贩也纷纷要求在坪内搭棚建屋经营。庙主适应当时的形势,与商贩两方协议,由商贩出钱,在神殿前空坪修建木架棚屋,铺面产权归神庙所有,3年之内不收房租。遂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建成木架棚屋48间,占地2200多平方米。分成四线,东西两线紧靠围墙,均为单间;中间两线前后分两个门面。四线分别取名东成、西就、南通、北达。四线铺面间有3条小街,门面毗联,形成闹市。在48间铺面中,由李子泉、陈德贵、吴金华、孙燕山、徐二爹、姜二爹、姜立仁、张桂生等摊主经营各种风味小吃的40间,舒三和、谭运生等说书的4间,游子钦、罗寅生理发的2间,戴娭毑和刘桂秋卖烟酒和槟榔的各l间。

   据有关史料记载,臭豆腐源于北平(北京)。相传,清康熙八年(1669),北平前门外延寿街一豆腐坊主王致和,某夏将受热发霉的豆腐撒上食盐,几天后有清香气味,喜出望外,上市出卖,一抢而空,从此专门制作,生意久兴不衰。姜二爹12岁学艺,从师访友,潜心钻研,经验丰富。专门挑选成色新、颗粒壮的黄豆,制成老嫩适宜的豆腐坯。发酵水采用冬菇、鲜冬笋、曲酒、浏阳豆豉等上乘原料制作而成。把豆腐坯放进发酵水浸泡24小时后.用小油锅慢火油炸,然后钻孔滴入用辣椒末、味精、酱油、芝麻油配成的调味品即成。这种臭豆腐呈豆青色,外焦内软,质地细腻,芳香松脆,堪称佳作,真可谓“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民国二十七年(1938)初,《观察日报》以“火宫殿吃喝门门有,油炸豆腐最著名”为题,写道:“火宫殿的零食品中,油炸豆腐最负盛名。……不必说吃,只要远远闻着那股味儿,就该使你垂涎三尺了,到那里去逛的人,谁不是人手一块呢?”由此可见其盛。

   姊妹团子这种风味小吃,乃姜立仁的两位女儿所创新。据传,宋太祖赵匡胤兵败安徽歙县时,士气低落,当地百姓送来团子,慰劳王师。后来,赵思念再三,从歙县召来数人,令其再做,并把团子改名为“大救驾”。“姊妹团子”出自火宫殿,是火宫殿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铜匠姜立仁生育两女,会做团子,租得铺棚一间,开设团子店。姐妹俩心灵手巧,做起团子来宛如杂耍,使人看得眼花缭乱,久久不忍离去,直至最后要掏钱买几个尝尝,久而久之,姊妹团子因此得名。姊妹团子的特色是选用上等糯米磨成湿粉,包入用鲜肉,香菇、味精、芝麻油等原料和成的肉馅,另做一个,包入麻仁糖芯,一甜一咸,团子尖顶平底,汤圆般大小,蒸熟后通体透明,亭亭玉立,宛如一座座白玉雕成的小宝塔,令人爱不释手,品尝起来,糍糯柔软,鲜甜可口,令人回味。

   馓子用优质白面及适量精盐拌和,抽成细条,卷成多环枕头形状,油炸即成。色鲜匀细,酥香松脆。据史料记载:此品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相传,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曾为一做馓子的老妪写了这样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火宫殿张桂生制作的煮馓于与众不同。用纱布包黑豆豉,与猪骨头、食盐、整干椒熬制原汤,把炸好的馓子放入原汤内煮软,盛入碗中,撒上葱花、芝麻油,味美色鲜,油而不腻,广受青睐。

   神仙钵饭乃李子泉独创。尤其是大米饭,必欲挑选特级柔米。用小陶瓷钵(盛一两米大小)蒸熟后,热乎乎,软柔柔,入口爽快,快乐似神仙,因此得名。

   火宫殿小吃群,出于品种多样,风味独特,食用方便,价廉物美,不但深受广大普通市民喜爱,而且一些官商巨贾,上层人士和名流学者,也常为座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