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系老店风貌,弘扬饮食文化——长沙火宫殿酒家的成功之路

时间:2015-10-20

   ——李   陵(1997

   如何保护和发展商业老字号?长沙火宫殿酒家经过长期的实践,为我们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

   位于湘江河畔的长沙火宫殿酒家,是由有两百多年历史、中外弛名的长沙火宫殿小吃市场演变发展起来的。

   长沙火宫殿过去是一座火神庙,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也就是1747年,距今已有249年的历史,晚清时期已发展成为祭祀、看戏、听书、观艺、小吃的庙市。民国时期,摊担罗列,支棚撑伞.成为小吃闹市。民国二十七年(1938)长沙“文夕大火”,火神庙焚毁殆尽。民国三十一年,由小商贩集资再建,共建成简陋木架棚屋48间.除8间作讲书、卖酒、售烟、理发等场所外,其余40间经营风味小吃,占地2200平方米,分成四线,名东城、西就、南通、北达。东西两线靠围墙,均为单间。中间两线前后分为两个门面,四线铺面间有三条小街,门面毗连,购买非常方便。

   这里的小吃,不仅品种有特色,质量有信誉,而且价格较便宜,购买又方便,具有精致小巧、灵活多样的特点。诸如姜二爹的臭豆腐、胡桂英的猪血、邓春香的红烧蹄花、罗三的米粉、张桂生的煮馓子、三角豆腐、李子泉的神仙钵饭、八宝果饭、吴保生的肉油粑粑、胡建岳的牛角饺子,江氏两姊妹的姊妹团子,等等。这些小吃品种制作考究,如臭豆腐远闻一般奇臭,近嗅浓郁芳香,素以独特的风味而久负盛名。它挑选成色新、颗粒壮的黄豆,制成老嫩适宜的豆腐块,用香菇、鲜冬笋、曲酒、浏阳豆豉等原料制作的发酵水浸泡,再用小油锅慢火炸熟,然后钻孔滴入辣椒粉、味精、酱油、芝麻油方成,呈豆青色、外焦内嫩,质地细嫩,芳香松脆。姊妹团子分咸甜两种,咸的采用上等糯米磨成湿粉,包入鲜肉、香菇、味精、芝麻油等原料合成的肉馅,捻成尖顶平底长型锥体,蒸熟后宛如白玉小宝塔。甜的用同样的外皮,包入白糖、麻仁作团心,捻好蒸熟后酷似一个去了蒂的荸荠。糯米柔软,鲜美可口,再蘸上一点精致的辣椒粉,食后余味不绝。其他品种也都各具特色,风味独特。

   总之,长沙火宫殿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它的产品源远流长,继承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凝结了历代经营者的智慧和汗水,他们所创造的饮食文化,都有着古远的历史渊源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民国三十二年《长沙纪实》一书,已经把长沙火宫殿同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城隍庙、天津的三不管、南京的夫子庙妣美,可见它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了。

   (二)

   解放以来,火宫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一个小吃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综合经营的国营酒家。从19581994年的36年中,火宫殿先后经历了四次大的翻修改造。

   随着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1956年火宫殿已发展成为国营饮食店。1958年,进行了第一次大的翻修改造,将过去简陋木架棚屋拆除,新建成剥壳型(圆凸型屋顶)新楼和二层民族式楼房,分为饭菜、小吃、面粉、包点、副食、冷饮六个门市部。

   第二次大的翻修改造是1984年进行的。当时由于第一次翻修改造对主楼基础处理不好,所以在第二次改造中将主楼改建成厅、楼、亭、阁式的仿古建筑,设有牡丹亭八仙阁、聚仙堂、醉翁亭、如饴斋等建筑群体,同时更名为火宫殿酒家。 

第三次大的翻修改造是1993年进行的。在主楼西、北两侧建起了裙楼,不仅扩大了四个雅厅,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制作车间、生产车间和办公用房的场地,使企业各部位用房搭配更加合理,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各阶层服务。   

   第四次大的翻修改造是1994年进行的。针对企业无停车场地和营业厅堂面积仍然过小等问题,又在南侧兴建了一座七层古典式建筑,与主楼连接起来,使火宫殿形成了一座完整的古建筑群。新建的大楼,一层为停车场,二、三层为接待大厅,使企业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经过上述四次大的翻修改造,火宫殿作为一个老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达到2300平方米,营业大厅、宴请雅厅、生产车间、办公用房、停车场地都己完善配套,从而促进了企业销售额猛增。1994年,全店销售额达到602万元,比1993年翻了近一番,创历史最高水平。火宫殿作为长沙古老文化,它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情,人们对它感情深厚,居住祖国各地和侨居海外的长沙人回到故乡,总要到火宫殿品尝一下风味小吃,重温自己的过去,深切感受故乡风情,加深对祖国、对长沙的眷恋。解放以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徐特立、王震、王首道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经到火宫殿视察,品尝过风味小吃。许多侨居海外的华侨和外国官员、旅游者也都纷纷慕名前来,以品尝到风味小吃为快,使火宫殿的知名度在国内外更加高了,成为更多人的向往场所。

      (三)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火宫殿坐落在市中心的繁华商业区,交通受到严重的限制,制约了火宫殿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火宫殿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决策,呈现出危机与生机同时并存的局面。是坐店等客,还是走出店门,实行连锁经营?是传统经营,还是现代化?这些问题已经尖锐地摆上了火宫殿酒家领导与职工的议事日程。

   实践使他们深深懂得:火宫殿是长沙古老文化的标志之一,是绝大多数城市没有的一种垄断性资源,具有无形资产价值。为了使火宫殿酒家走出危机,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他们决定利用火宫殿的金字招牌、名特产品和技术力量等优势,积极开办连锁店,实行连锁经营。19953月,长沙火宫殿酒家与湖南天宝实业开发公司联营,在长沙东塘承包了一个饮食店,开办了长沙火宫殿酒家东塘分店。东塘分店由联营双方组成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分店的主要骨干和技术力量均由火宫殿酒家选派,并将火宫殿在过去漫长历史发展起来的独特经营特色移植到分店。首先,将传统名特产品移植到分店。对那些做工精细、特色鲜明的传统产品,实行统一配方、统一制作,有的产品还由总店统一加工,从而确保了名特产品的质量。其次,将优良服务传统移植到分店。坚持做到热情周到地为消费者服好务,创造一种商业气氛,促成众多顾客的消费定势和对名特老店认同意识及依赖感。再次,将较好的经营管理方法移植到分店。从进货、制作、销售到工资、福利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有效地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由于采取了上述有效措施,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店从19953月开业,到年底的9个月时间,销售额就达到672万元,向国家缴纳税收4l万元,上缴承包金34.5万元,企业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一年,火宫殿酒家总店、分店的销售额达到1283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倍;安排就业人员346人,比上年增长近l倍;每月接待的消费者达8.5万人,比过去增长近2倍,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

   从近几年火宫殿酒家发展的实践说明,利用火宫殿的金字招牌、传统产品和技术力量,加上适当引进外来资金,选择恰当的经营场地,发展连锁经营。就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促进企业更大规模地发展。为了保护和发展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份宝贵财富,在今后一个时期火宫殿酒家应采取“壮大主体、开办分店、保护特产”的经营策略。

   所谓壮大主体,就是要恢复和发扬火宫殿过去的经营特色,使之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火宫殿作为传统的商业老字号,蕴含着传统的文化气息,是民族精神的物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又是古城长沙的一大文物景点,在国内外是颇负盛名的。解放前夕,火神庙遭到破坏,至今没有恢复。解放后,国营商业部门在这里兴办了长沙火宫殿酒家,国内外游客无不以能品尝到风味独特的小吃为快,而不能祭祀火神又留下深深的遗憾。有的说:“火宫殿无殿;火神庙无庙。”不少港澳台同胞建议,应恢复火神庙,以慰游子回归故里的寻根心。为此,要尽快把火神庙恢复起来,恢复评书、说唱等活动。这样可集饮食文化与群众文化于一体,使之形成经营特色,繁荣古城长沙的风貌。

   所谓开办分店,就是将火宫殿组成一个集团,在全国各地开办若干分店,发展火宫殿的事业。在近期内,首先在株洲、湘潭、深圳、北京等城市把分店办起来,实行连锁经营,弘扬火宫殿的饮食文化。目前,株洲和湘潭分店筹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可望在五一节前后开张营业。开办分店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联营的形式。由火宫殿酒家出人员、技术和传统产品,联营一方出资金,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二是承包的形式。由发包单位出场地、资金,火宫殿酒家派出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输出传统产品,实现的利润按比例分成。三是给报酬的形式。由火宫殿酒家派出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销售火宫殿的传统产品,被请单位除给管理、技术人员报酬外,并按实现的销售给火宫殿酒家分配利润。不管采取哪种形式,均可挂火宫殿酒家分店的招牌,由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所谓保护特产,就是要维护火宫殿拳头产品的正宗风貌,使它永久保持着醇厚的传统风格。老店号不同于一般古迹,不可能静态保护,它是充满活力的文化遗产,要在传统基础上发扬光大。一些传统产品不能只停留在原始的风格上,需要推陈出新,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了做到这一点。火宫殿酒家应组成一支技术骨干队伍。一方面抓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骨干充实到分店,适应开办分店的需要;一方面抓好拳头产品挖掘和研究工作。延续这些产品的渊源,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