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宫殿酒家

时间:2015-10-19

   ——周  晖(1996)

   位于湘江河畔的长沙火宫殿酒家,过去是一座神庙,始建于清乾隆12年,即公元1747年,距今已有249年的历史。晚清时期已发展成为祭祀、看戏、听书、观艺、小吃的庙市。民国时期,摊担罗列,支棚撑伞,成为小吃闹市。民国27年(公元1938年)长沙 “文夕”大火,神庙焚毁殆尽。民国31年,由小商贩集资再建,共建成简陋木架棚屋48间,除8间作讲书、卖酒、售烟、理发等场所外,其余40间经营风味小吃,占地2200平方米,分成四线:名东成、西就、南通、北达。东西两线靠围墙,均为单间,中间两线前后分为两个门面,四线铺面间有三条小街,门面毗连,购买方便。

   解放以来,火宫殿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一个小吃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综合经营的国营酒家。从1958年至1994年的36年中,火宫殿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装修改造。

   第一次装修改造是1958年,将过去简陋木架棚全部拆除,新建成剥壳型新楼和二层民族式楼房,分为饭菜、小吃、面粉、包点、副食、冷饮六个经营部门。

   第二次装修改造是1984年,当时由于第一次装修对主楼基础处理不好,所以这次将主楼改建成厅、楼、亭、阁式的仿古建筑,设有牡丹亭、八仙阁、聚仙堂、醉翁亭等建筑群体,同时更名为火宫殿酒家。

   第三次装修改造是1993年。在主楼西北两侧建起了裙楼,不仅扩大了4个雅厅,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制作车间、生产车间和办公用房的场地,使房屋结构与厅堂布局更加合理。

   第四次大的装修改造是1994年。针对企业无停车场地和营业厅堂面积仍然较小等问题,又在南侧兴建了一座七层古殿式建筑,与主楼连续起来,使火宫殿形成了一座完整的古建筑群。新建的大楼一层为停车场,二、三层为接待大厅,自此。酒家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经过上述四次大的翻修改造,火宫殿已初具规模,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达到2300平方米,营业大厅、包厢、雅厅、生产车间,办公用房、停车场地都已完善配套,从而使酒家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火宫殿的饮食文化尤以小吃驰名。火宫殿的小吃,不仅品种有特色,质量有信誉,而且价格便宜,购买方便。小吃品种中,最负盛名的有姜二爹的臭豆腐、胡桂英的猪血、邓春香的红烧蹄花、罗三的荷兰粉、张桂生的煮馓子、李子泉的神仙钵饭等。这些小吃品种制作考究。如臭豆腐远闻一般奇臭,近嗅浓郁芳香,素以独特的风味而久负盛名。它挑选成色新、颗粒壮的黄豆制作成老嫩适宜的豆腐胚,用香菇、鲜冬笋、曲洒、浏阳豆豉等原料制作的发酵水浸泡。再用小油锅慢火炸熟,然后洒入辣椒油,呈豆青色,外焦内嫩,质地细腻,芳香松脆。

   火宫殿的特色小吃和她悠久的饮食文化,一直令无数中外顾客向往。尤其是居住在祖国各地和侨居海外的长沙人,只要回到故乡,总要到火宫殿品尝一下风味小吃感受故乡风情。解放以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徐特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经到此视察和品尝风味小吃。许多华侨和外国官员、旅游者也纷纷慕名前来,使火宫殿名扬海外,其知名度可与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齐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餐饮市场竞争激烈,加之酒家码头偏僻,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酒家的发展一度陷入了困境,为摆脱困境,再创辉煌。火宫殿人充分发挥火宫殿的金字招牌、名特产品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办连锁店,实行连锁经营。19953月,火宫殿酒家与湖南天宝实业开发公司联营在长沙东塘开办了第一家分店火宫殿酒家东塘分店,将传统名特产品、优良服务传统、经营管理摸式移植到分店,迅速占领了东塘的餐饮市场,创造了可观的效益。从19953月开业到年底的9个月时间,销售就达672万元。今天的东塘分店日销售已达六七万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成绩面前火宫殿人没有满足,一项新的系统化工程正在酝酿实施。19983月,火宫殿酒家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运作。全员入股147万元,将全部用于开办分店、开发臭豆腐为龙头的真空系列速食、恢复火神庙和成立厨师培训中心等项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回报入股员工。有理由相信火宫殿人一定能凭自己的魄力和智慧将辉煌的火宫殿带向光明的二十一世纪。